政策解读丨10万台!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迎来利好,城投布局案例抢先看
《通知》不仅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按下 “加速键”,更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强劲动力,而对城投企业来说,更是迎来了 “基建 + 产业” 融合转型的关键窗口。
值得关注的是,《通知》细化了大功率充电设施的五大应用场景。对于正寻求转型突破的城投而言,这无疑是一份精准的 “布局指南”,城投公司可据此找准发力点。
应用场景政策要求城投切入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场景优先明确建设计划,率先改造节假日利用率超40%的设施联合交通部门牵头服务区充电设施新建/改造,利用政府协调优势解决用地、电网容量问题(如推动服务区电网扩容,政策要求“电网企业重点解决高速服务区用电容量”)。公交、物流、重卡专用场景积极布局公交、物流、中重型货运等专用大功率充电设施(城投案例详见附件)依托城市公交枢纽、物流园区等自有土地资源,建设专用充电站;联合车企(如电动重卡企业)探索“车桩协同”模式,锁定稳定用户(如物流企业)。商业融合场景推广充电站与餐饮、娱乐、购物、汽车服务等融合的商业模式整合城市综合体、商业街区等存量资产,打造“充电+商业”综合体(如充电车位绑定商场优惠券),提升用户停留时长与非充电收益。智能有序充电场站场景打造智能有序大功率充电场站,配建光伏发电和储能设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联合电网企业、储能企业建设“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场站,利用政策支持“优化电力接入容量核定方法”,降低电网接入成本;通过参与需求响应获取额外收益(如电力市场交易补贴)。兆瓦级充电试点场景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应用(面向电动重卡、船舶、飞机等)申报政府试点项目,联合科研机构、设备厂商探索大容量场景技术落地,形成示范效应(政策鼓励“打造示范应用城市与高速走廊”)。
此外,《通知》还从用地、供电、财政、金融等方面送上了“政策大礼包”。对于城投而言,想要在这场布局中抢占先机,这五项与资金相关的支持措施需要重点关注:
1.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直接支持
《通知》明确提出“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功率充电设施项目建设”。这意味着,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改造、公交专用充电站等项目可纳入专项债券申报清单,既能降低融资成本,又能加速项目落地。
2.建设运营补贴“双向激励”
《通知》鼓励各地“研究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补贴激励机制”。城投可主动联合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地方实际争取地方补贴政策,如按充电量、设备功率给予运营补贴;同时,也可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补贴。
3. 电网企业助力“降本提速”
《通知》要求电网企业需“降低电力引入成本,缩短电力扩容周期”。对于城投来说,一方面,可联合电网企业签订直供电协议,争取电价优惠;另一方面,针对高速服务区等重点场景,可推动电网企业优先安排电力扩容,避免因电力容量不足拖慢项目进度。
4. 长期用地保障“锁定成本”
《通知》明确“鼓励给予充电场站10年以上租赁期限”。城投可充分发挥地方资源协调优势,争取低价租赁土地或划拨用地,锁定长期运营成本;更可盘活自有闲置资源,比如旧厂区、停车场等,“变废为宝” 用于充电场站建设,实现一举两得。
5. 多元金融工具“打开通道”
政策提出加大金融配套政策供给,为城投拓宽了融资思路。城投可探索“银团贷款”“绿色债券”等融资工具,或引入产业基金,分散投资风险;对市场化运营成熟的项目,未来还可探索通过 REITs 实现资产证券化退出,形成 “投资 - 运营 - 退出” 的良性循环。
以浙江为例,当地城投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在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领域已经取得了不少亮眼成绩。在《2024年度浙江省充电基础设施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典型案例集》中,多个项目脱颖而出,为城投企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样本,以下摘选其中的典型案例,以飨读者。
附 浙江案例
- 安吉绿色低碳供能链项目一期-鞍山站
开发单位:安吉绿色供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充电规模:480kW*37+360kW*30
实际年充电量:预计年充电量600万度kW.h
项目介绍
安吉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在绿色低碳的发展上秉承先行先试,在全县公交车、出租车实现100%纯电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工程运输车辆纯电化替代。安吉绿色低碳综合功能链项目为当地工程运输车纯电动化有机更新提供了补能保障。
项目亮点
1.组织亮点。强化政府引领,聚合专班力量向难点问题攻坚。坚持“市场主导、协同推进、有序实施”的原则。一是政府层面成立以交通局为主牵头单位,公安、资规、供电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新能源车更新小组,各司其职,强化顶层设计。二是出台政策(相继出台《工程车更新实施意见》《安吉县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建设指南》)对选址、布局、运营等提出明确要求。三是企业市场化运营。运营企业出台更新补贴方案,对更新的新能源车实施最高15万元的补能补贴政策,分三年补助到位,实现纯市场化运营,财政零支出。
2.选址亮点。科学选址,打造全县一张新能源充电网。为做好县域内工程运输车辆纯电化有机更新补能保障,根据工程运输车辆保有分布和作业分布,在县域内规划10个充换电服务站,在城市四个方向建设(鞍山站、孝源站、孝丰站、南北庄站)4个站点,剩余6个站点将根据车辆更新的实际情况有序推进。同时与交投另外98座充电场站1000余充电桩相互补充,形成中心站、乡镇站、乡村站、高速驿站一整张完善的充电服务网络。对内一张网,对外已接入导航地图,为外来车辆,包括安吉作为旅游县自驾游新能源车,在进入安吉后能方便快捷找到充电站。鞍山站是建设首站,该区域是物流、码头、建材中心等集中区,全县近600辆工程车在该区域运营。
3.模式亮点。建好基础设施,聚合资源让惠民举措落地。鞍山站总占地面积106亩,总投资2.7亿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光储充换一体站。全站建设充电位430个,铺设光伏4.2MW,配套储能容量8388kW.h。共分为5个功能区,快速充换电补能区(30个360kW快充桩、2个换电站,服务能力76台次/小时);夜间停放充电区(37台480kW堆充设备、400个充电桩位,可同时满足400辆工程车辆夜间停放充电需求)、维修服务区、驾驶员服务中心、司机小车停放区等。
4.运维亮点。做好运营保障,物联网技术赋能运营升级。为强化内部管理、方便用户使用,针对该项目开发了专用的管理系统,包括充电桩管理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充电桩管理系统主要由后台管理系统和APP客户端两部分组成,使公共充电管理和公司客户管理进行一体化融合。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对站内所有关于“能”的设备、设施进行可视化管理。
- 建德经开新能源综合供能站(光储充换电动重卡站)
开发单位:杭州建德经开新能源有限公司
充电规模:480kW*7套+360kW*2套+320kW*7套+2560kW重卡换电站1座,合计快充枪78把
实际年充电量:预计年充换电量1800万kW.h
项目介绍
建德经开新能源综合供能站(光储充换电动重卡站)是杭州建德经开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建德市下涯镇施家村,积极响应国家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引导,推动建德市商用重卡车辆电动化、带动场站周边乡村共富的典型。综合供能站结合了光伏、储能、充电、换电、直流微网、能源管理等多种源网荷储单元于一身,包含了:车棚光伏1.04MW,储能1.86MWh,重卡充电4.08MW(78充电车位),重卡换电2.56MW(1座),配电6.45MW。项目于2024年9月底建成,打造了建德“光储充换一体化充电站”新样板,推出了建德市首个在乡村地区建设光储充换电站,为当地居民和过往车辆提供充电服务,有效解决了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
项目亮点
1.技术亮点。整合光伏、储能、充电、换电、直流微网、能源管理等多种源网荷储单元,减少交直流转换过程中的电能损耗,预计可提升2.6%的电能转换效率,高效利用能源。年光伏发电量约100万度,年储能充放电约50万度,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并通过储能系统合理分配电能使用时间,提高能源自给率。
2.服务亮点。该场站可满足不同类型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需求,包括电动乘用车、电动重卡等多种车辆,适用范围广。这对于像出租车、网约车等对时间要求较高的运营车辆非常方便,司机可以通过快速换电,减少等待充电的时间。78个充电位,每天可为130多台车辆提供5万公里以上的行程能源补给,还能为车辆提供停车、餐饮等配套服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3.模式亮点。响应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率先建设建德市首个光储充换电站项目。项目通过盘活乡村闲置土地资源,一方面带动了乡村闲置资产的有效运营,实现集体经济的创收。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共富,开展多方面多维度的充电站经营服务,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其模式是国有资本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的典型案例,在能源综合利用和乡村经济发展结合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4.运维亮点。利用建德经开综合能源管理平台,通过智能算法,精准调度能源,确保在用电高峰时,储能系统及时释能,满足车辆充换电激增需求,低谷期则优先储存低价电,降低运营成本。用户可通过扫码支付,一键开启充换电流程,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轻松实现“即插即充、即换即走”,确保运输企业及居民充电畅行无忧。扎实做好充电运营和协调协同,不断提升充电桩使用和充电车位管理质效,真正提升运输企业及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
- 湖州莫干山国控集团光储充放智慧充电站
开发单位:湖州莫干山高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充电规模:4套360kW分体式一拖六充电桩、4台6.6kWV2G双向充放电桩
实际年充电量:预计年充电量160000kWh。
项目介绍
项目所在的车联智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是全国县域唯一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规划总面积13000亩。近年来车联智造现代产业项目加快集聚,园区、企业、群众充电需求日益增长,莫干山国控集团立足平台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园区建设情况,高标准推进“光伏、储能、充电、放电”智慧充电站项目建设,创新融合343.75kWp分布式光伏发电、430kW.h新型储能利用技术、4套360kW群管群控分体式充电技术、4台V2G车网互动等功能元素,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对充电站用电进行智能化整合、调配和管理。项目采用引领行业发展的光储充放一体化等新能源管理技术,与园区2MWP厂房屋顶光伏系统形成整体联动,设计整齐对称。
项目亮点
1、光伏发电实现绿电供给:充分利用停车位车棚等闲置空间排布安装625块光伏组件实现太阳能绿色发电,总装机容量343.75kWp,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35万kW.h。
2、新型储能实现电网削峰填谷:配置2套功率/电量为100kW/215kW.h的全液冷技术储能设备,实现光伏高效消纳,并通过削峰填谷,参与电网需求侧响应,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用电成本。
3、群管群控实现大功率充电:配置4套360kW分体式一拖六充电桩,采用功率池共享的群管群控系统,通过有序充电、智能调度,面向不同车型提供单枪最大功率可达250kW的超级快充设备,可同时满足24辆车充电。
4、创新V2G技术应用实现车网互动:配置4台V2G双向充放电设备,在电网负荷低时充电,在电网负荷较高时反向放电,将车辆电池作为“移动储能”,通过V2G放电给电网,协助电网正向调度。
